滴水观音介绍
滴水观音(学名:Alocasia macrorrhizos)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,别名:海芋、痕芋头、狼毒花、野芋头、山芋头、大根芋、大虫芋、天芋、天蒙等。
滴水观音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,有药用价值,球茎和叶可以药用,其叶汁入口会中毒,根茎有毒。在空气温暖潮湿、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,便会从叶尖端或叶边缘向下滴水,而且开的花像观音,因此称之为滴水观音。
形态特征
滴水观音为直立草本,地上茎有时高达2~3米,全株最高可达5米。匍匐根状茎粗5~8厘米,圆柱形,有节,常生不定芽条。叶多数,螺旋状排列;叶柄粗大,长可达1.5米、下部1/2具鞘,基部连鞘宽5—10厘米;叶片革质,表面稍光亮,绿色,背较淡,极宽,箭状卵形,边缘浅波状。
花序柄2~3 丛生,佛焰苞管部席卷成长圆状卵形或卵形,白绿色,长3~5厘米,粗4厘米;檐部白绿色、黄绿色,后变白色,舟状,长圆形,先端稍突尖,略下弯。浆果呈现亮红色,短卵状,长约1厘米,径5~9毫米。
生长习性
滴水观音特别喜湿,生长季节不仅要求盆土潮湿,而且要求空气湿度不低于60{bf}。夏季高温时要加强喷水,为其创造一个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;生长温度为20~30℃,最低可耐8℃低温,夏季高温时只要保持土壤潮湿、经常喷水、遮阴仍能正常生长,冬季室温不可低于5℃。滴水观音是热带雨林的林下植物,故其生长需高湿度,散射光才好。滴水观音还喜欢半阴环境,应放置在既能遮阴又可通风的环境中。
分布区域
滴水观音原产于南美洲,国外分布于孟加拉国,印度东北部(喀西山),老挝,柬埔寨,越南,泰国至菲律宾等。
在我国盛产于云南省中南、西部至东南部,海拔200~1100米热带雨林及野芭蕉林中。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、广西、广东及沿海岛屿、福建、台湾等地也有。
繁殖方法
1、分株播种:每逢夏、秋季节,海芋块茎都会萌发出带叶的小海芋,可结合翻盆换土进行分株。秋后果熟时,采收桔红色的种子,随采随播,或晾干贮藏,在翌年春后播种。
2、扦插繁殖:是针对多年生的老株而言,可结合植株的更新,进行茎干扦插繁殖。截取的老茎干可切成长度约15厘米左右枝条,置荫处阴晾半天即可插入沙壤土中培植。
滴水观音常见品种
滴水观音品种约有70个左右,常见的品种:(1)观音莲(海芋);(2)尖尾芋;(3)绒叶观音莲;(4)黑野观音莲;(5)红野芋。
主要用途
1、园林用途:滴水观音是一种直立草本,栽植于庭院、公园等地,有很好的观赏性,还可以清除空气灰尘。
2、医药用途:滴水观音干燥的根茎可药用。【性味归经】味辛;性寒;有毒。归心经;肝经;胆经;大肠经;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;行气止痛;散结消肿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一一植物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ee71.com/52374.html